信報財經新聞
P11 | 時事評論 | 香島論叢 | By 練乙錚 2009-08-20
貪污行賄損害中國與第三世界關係
新中國和非洲的關係,早在社會主義時期便已建立。當時非洲不少國家還未獨立,有些地方,左派領導的民族解放運動正在進行,中國竭盡所能予以政治及物資上的支援。這些國家獨立後,和中國的關係特別好;中國自身經濟條件儘管很壞,卻仍然給予這些新興國家大量經援,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一九七○年為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建造坦贊鐵路。此鐵路全長近二千公里,由中國提供五億美元三十年免息貸款及大量技術人員興建;七五年建成之後,幾個非洲內陸國家包括贊比亞、馬拉威等的產品(主要是礦物),便可運抵非洲東岸坦桑尼亞的達瑞斯薩拉姆港出口。好景不常,七十年代末,中國經濟自顧不暇,被迫放棄社會主義,搞改革開放、市場經濟,與非洲國家的關係因此降溫。坦贊鐵路建成之初,有一定經濟價值,但由於經營不善,從未轉虧為盈;九十年代南非革命,終止了種族歧視政策,贊比亞與南非關係好轉,礦物出口更少倚賴坦贊鐵路,全線日久失修,幾乎所有機車都開不動,管理公司債台高築,坦、贊兩國去年終於考慮把鐵路私有化,希望由中國出資買起。
中國經濟實力趨強之後,對非洲又產生新的興趣,其中政治和經濟原因都有。二千年十月十日,中國在北京召開第一屆「中非合作論壇」部長級會議,其後每三年舉行一次,訂定了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關係,包括由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各種低息優惠貸款等,唯一政治條件就是受惠國須承認北京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。○六年第三次論壇部長級會議開過之後,中、非關係達到頂峰,胡錦濤出訪非洲國家,納米比亞是重要對象,訪問期間在納國首都溫得和克(Windhoek)會見當地中資企業代表,包括同方威視的人。那幾年,由於中國慷慨發放低息入口買方貸款,中納貿易額每年以成倍速度增長。不過,今時不同往日,無私援助變成「互惠互利」,非洲人民一片叫好之聲也變成好壞參半,有些地方更由於中國人本身行為不當,引致當地人反感,給各種反華、排華勢力製造了機會,納國發生同方威視與當地官員串謀貪污事件被揭發,便是一例。此事比較觸目,只不過因為事件扯上胡錦濤的兒子;其他包括非洲以外地方發生的事,不少亦和貪污有關,影響面有的更廣,北京如果不小心處理,十幾年來對第三世界的外交努力終將白費。下面談談今年五月發生在巴布亞.新畿內亞(巴新)的事,因為更有代表性。
○七年筆者在南半球漫遊,途經南太平洋島國瓦魯阿圖的首都維拉港(Port Vila)和巴新北岸的馬當市(Madang),在兩個地方都停留了三四天,特別留意當地華人狀況。維拉港是華人天下,華僑人數不多,卻掌握當地經濟命脈,大、中型企業多由早年移民前往的華僑擁有,他們有些在清末民初便到達該國,有些則是八十年代才抵埗的香港人;少數新移民則是這幾年從大陸去的多,主要開小食店,有一次筆者在這樣一間小食店和一位當地人閒聊,問他對新移民的觀感,他說很好,以前中午在外面吃很貴,現在有了這些小食店,競爭之下便宜多了。筆者聽罷很高興,因為前不久(○六年)才發生了所羅門群島和東加共和國的排華事件。
在巴新馬當市見到的情況很不一樣,那裏幾乎沒有華人居住,有的只是附近正在興建的Ramu鎳礦場裏的大陸工人。礦場的主要投資者是中國冶金科工集團(MCC),出資佔總投資額十七億澳元的九成以上,小股東是一間澳洲公司。據一位當地人對筆者說,礦場很少聘當地人,而那些大陸工人絕少進入當地社會和市場,衣食都來自中國,午飯吃的是自備快熟麵。原來,巴新華人聚居最多的地方,是位於南岸的首都摩爾斯比港(Port Moresby)。和維拉港相反,摩港華人當中,老一輩的只剩下一千人不到,九○年以後來的大陸移民或勞工卻多至一萬。 這些大陸人胼手胝足做小生意,開 ''kai bars''(小快餐店)、麵包店、洗衣店等,但在當地人眼中,他們都是非法移民,以不乾淨手法夥同當地官員奪走當地人的經濟出路。原來,法例規定,外國人必須是能說英語的專業人士,才能取得工作簽證到巴新做工;此外,巴新法例還規定,所有小生意都是「受保護」的,即必須由本地人經營。據當地人說,大陸來的華人都不會說英語,而且大都是帶着小資本前來開小店的;能夠這樣做,首先是賄賂了在北京的巴新使館人員,取得工作簽證,來了之後又賄賂當地官員和警察,讓他們做小生意並予保護。去年,在當地工會壓力下,巴新勞工處逮捕了 Ramu 鎳礦二百名中國勞工,控以非法入境,但這批勞工其實是按中國和巴新簽訂的協議從中國「合法」輸入的,法庭得知之後,全部無罪釋放。 此事對本來就很緊張的華人和當地人關係,如同火上加油,終於釀成今年五月份發生的大規模排華暴動,從Ramu礦場蔓延至巴新六個城市,華人損失嚴重,中國政府在當地的形象和外交工作,也受很大打擊。篇幅所限,明日待續。
註:見 James Chin, ''Contemporary Chinese Community in PNG—Old Money v. New Migrants,'' Chinese Southern Diaspora Studies(南方華裔研究雜誌), Vol.2, 2008。J. Chin 是巴新大學商學院前院長,現任教Monash University 馬來西亞分校,專做南洋及南太平洋華僑研究;見南太平洋島國網站《Islands Business》的 P. Matbob 文章 ''Anti-Asian Violence Flares Up in PNG''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