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Tuesday, August 15, 2006

吳志森﹕特區班子的港英情結

原來"賴"才是中國人的大姓~~~ XDDD

**************
吳志森﹕特區班子的港英情結 (明報) 08月 15日 星期二 05:05AM

【明報專訊】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接受港台訪問,談的是舊日的足,但又無法不扯到香港人最痛的八萬五。不少港人歸咎分管房屋政策的梁振英,指他就是八萬五的「元兇」。


準備充足的梁先生,不慌不忙拿出早在97年1月的長遠房屋政策諮詢文件﹕「回歸前的政府已經有這個目標,亦做了諮詢,第一屆特區政府只是跟文件的方向去做,而當年對樓市的衝擊,最重要是亞洲金融風暴。」梁振英有證有據地澄清了一宗97年以來最大的歷史懸案,原來八萬五政策在肥彭年代早已形成,目標也非常清晰,用梁振英的說法,「特區政府在成立之後,其實都是按這方向去做」。

問題來了。回歸前北京洞悉英國的陰謀詭計,包括政制在內的所有政策都寸步不讓,其中為人熟知的,有陳佐洱鄺其志社會福利車人亡的辯論,新機場玫瑰園計劃的爭拗更是鬧翻了天。北京認為回歸前英國處處佈下地雷,需小心提防,這種主流思路,難道董建華班子,包括梁振英先生,一點都領悟不到嗎﹖

董建華在第一份施政報告中,清晰闡明八萬五政策,這個港英地雷,特區政府為它背了書,正式成為特區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等同董建華的內閣也同意了。難道包括分管房屋政策的梁先生在內的董班子成員,當時一點異議也沒有,一點問題也看不出來,一點責任都不需要負嗎﹖然後亞洲金融風暴來了,八萬五首當其衝,帶來極大災難。八萬五叫停了港人卻懵然不知,那種受愚弄的感覺,今天提起也使人憤怒。

日前唐英年與彭定康一場空中交火,亦反映了同樣的港英情結。彭定康公開批評銷售稅,唐英年按捺不住,指肥彭當年減稅違反經濟規律,做完「拍拍屁股」就走了。肥彭提醒唐司長,當年的財政司正是曾蔭權,減稅政策是他主導的。批評彭定康,變成了批評曾蔭權,這不正正是自取其辱嗎﹖

港英與特區官員互相重疊,你中有我我中有你,政策不能截然二分。把一切歸咎港英,就可以變得清白無辜,全身而退嗎﹖

No comments: